新闻中心
创新驱动 寻找苏州发展动力源
日期:2024-06-12 15:03:57

病理会诊长期依赖邮寄玻璃切片会诊

取出患者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这是医生临床确诊、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然而长期以来,病理切片必须由病理医生借助显微镜完成,人和显微镜,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对疑难病例进行远程会诊是医疗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

“病理切片是远程诊断的基础依据,尤其是肿瘤病理会诊的核心。”市立医院东区病理科主任刘标说,以前,所谓远程会诊,是把病人的切片在显微镜下拍成静态的照片,每一幅照片,都是切片上的一个点,然后再把照片传给远程专家。经过显微镜200倍放大,需要拍摄成千上万组的照片,拍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通常来说,远程专家看到的视野仅有1-2毫米,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病理切片远程会诊,仍需要把病理切片邮寄到对方专家手中,要么索性请专家到现场,不仅有地域限制,而且还延长了确诊时间。

病理切片从显微镜下“搬”到网上

看似难以逾越的远程诊疗鸿沟,如今有了“解药”,帝麦克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将病理切片从显微镜下“搬”到网上。

记者在帝麦克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个20倍显微镜下1.5cm×1.5cm的病理切片,系统1分钟内就能自动完成扫描并转换成一张20亿像素的高清图片显示在电脑上,清晰度可达人类视网膜分辨率的极限;轻点鼠标,图片还可像百度、谷歌地图一样精确显示局部细节;远程会诊时,系统将图片自动打包通过链接发送给指定医生,医生点开链接就能接收。

周丕轩介绍说,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主要是通过置于电脑机箱内的PCI运动控制板及嵌入式系统代码,对内置PCI总线的玻片载物台实现精确位置的三维移动,并在不间断运动的同时由电脑内的上位机程序控制显微镜上的相机连续拍照,将获得的图像实时无缝隙拼接并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由于引入了图像服务器,借助了云服务器,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随时随地在全球任何一个可以上网的地方进行会诊或读片。

他表示,外观与传统显微镜相似的远程病理会诊系统其实是一个跨越多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它融合了传统光学、数字化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图像处理、网络技术等领域的诸多世界领先技术,共包含七项发明专利,其中四项是美国授权专利。

这个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平台,不仅能远程传输图像和诊断记录,还支持实时的语音交流、对病理切片初步筛查、远程会诊、远程读片、远程教学等功能。

有效解决基层病理师的不足

2014年10月,帝麦克斯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平台从近百个云计算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云彩试点项目,目前,这套系统已在九龙医院、市立医院等临床投用,存储超过2300多张数字切片。

周丕轩介绍说,数字病理是步入发展期的新兴行业,可以让患者得益,也可以加强国内外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两个多月前,帝麦克斯远程病理教学平台在苏大正式启用。

此外,有专家指出,远程病理会诊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病理医师不足的问题,提高基层诊断水平,让患者省时省力。目前我国病理医师数量缺口巨大,通过远程会诊与质控评价相结合,能够解决基层病理科医生不足的燃眉之急。通过对基层医院部分疑难病理进行专家远程会诊,能提高基层医院肿瘤诊治能力,让患者就近得到及时治疗,减轻就医费用负担。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远程数字病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着力打造病理技术可靠、基础资料齐全、数据完全共享、基层服务体系完善、诊断质量规范、质控合理有效、临床与病理协同整合的服务体系,将是远程数字病理发展的重要方向。